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
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
两岸人士在北京共同怀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

1188 0
发表于 2024-9-28 19:58:00| 字数 923 来自手机 |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
 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 (黄欣欣)“孔子是我们的共同信奉,有时机来祭拜,我们不会缺席”,76岁的台胞李济捷28日在祭孔仪式现场说。
  当天是孔子诞辰怀念日,两岸百余位专家学者、下层代表和青少年齐聚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广场,共同怀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。
rc63PPeoUPBBZL3u.jpg


9月28日,2024两岸共同弘扬中华良好传统文化研讨运动在北京举行,图为运动环节之礼乐祭孔仪式。 黄欣欣 摄

  台湾中华奉元学会监事李济捷是受邀观礼高朋之一,在台湾曾师承“经学宗师”爱新觉罗·毓鋆。他向记者回想起修业往事,当时候考大学,语文占比很高,《论语》都全文背诵,孔子的头脑深入民气。比年大陆祭孔运动做得很好,因此他特意和老婆从台湾前来到场。
  北京四海孔子书院的祭孔运动由来已久。自2016年起,书院团结两岸师友,将运动上升到礼乐仪式的条理,以诗歌舞乐为主题,解释孔子的精力及学子对圣贤教养的明白与践行。
  当天的祭孔仪式于上午7时30分正式开始,有迎神、初献、亚献、终献、送神五个环节,其间穿插雩舞、武舞、佾舞等仪式。“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”,雩舞环节,多名孩童身穿黄色舞衣,伴着乐声诵读《论语》,与在场高朋共享礼乐文化,共沐儒韵清风。
  台湾中华汗青文化研究协会理事长苏建诚已一连五年到场祭孔仪式。在他看来,举行祭孔运动除了惦记贤人之意,最紧张的是让年轻人有用仿的模范,“这是复兴中华文化的一小步,也是紧张的一步。”
  仪式竣事后,两岸专家以“两岸青少年教诲与中华文化传承”为题睁开座谈交换,北京团结大学台湾研究院传授朱松岭在主旨发言中指出,两岸同胞负担着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,这不但是汗青任务,更有其实际紧急性。在环球化、信息化的期间,西方文化代价观的强势入侵,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阅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精力。在他看来,中华文化的焦点代价,如仁爱、诚信、忠义等,不但是青少年个人发展的紧张指引,更是塑造他们的天下观、人生观和代价观的根本。
  “做一个大公至正的中国人”——爱新觉罗·毓鋆怀念展也于同日在四海孔子书院开幕。(完)
【编辑:王超】





泉源网址:https://www.chinanews.com.cn/cul/2024/09-28/10294347.shtml

免责声明

信息及内容: 内容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与本论坛无关。本论坛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、完整性或时效性,使用请自行判断和承担风险。

法律责任: 用户对其发布内容负全责,包括但不限于版权、隐私、诽谤等。因使用本论坛内容导致的任何损失,本论坛不承担责任。

版权与隐私: 请勿发布侵犯他人版权或涉及隐私的信息。发现侵权行为,请立即联系我们处理。

第三方链接及广告: 本论坛不对第三方网站或资源的内容负责。用户因访问或使用第三方内容或广告进行的交易和产生的损失,本论坛不承担责任。

用户行为: 用户需遵守论坛规则和法律法规,不得发布违法、侮辱性或不恰当内容。我们有权删除违反规则的内容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
联系我们: 如有疑问或发现违规行为,请联系管理员:865817711@qq.com

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投诉/建议联系

865817711@qq.com
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复制和建立镜像,
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
  • 关注公众号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
Copyright © 2001-2025 第一论坛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2023009069号-17|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40号
关灯 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QQ客服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